精彩故事01
新中国的造船事业为许学彦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及船舶制造业的发展,为他提供了实现理想、报效国家的宽广舞台,也为许学彦打开了一扇通向成功的大门,他从此踏上了将梦想转化为现实的征程。许学彦的船舶设计生涯,是从为上海市轮渡公司设计黄浦江轮渡“海济”号开始的。建国之初的船舶工业局没有试验水池,不能搞船模试验。面对船舶设计硬件的缺失,研究设计人员只能依靠资料和经验来开展工作。为此,年仅27岁的许学彦查阅了大量的书籍资料,结合自己所学的船舶设计专业理论知识,参照渡轮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该船建成后大大方便了浦江两岸人员往来和物资流通,用户反映,这艘船的性能优于过去的所有渡轮。这是许学彦船舶设计生涯中的处女作,牛刀初试取得圆满成功。完成第一艘船“海济号”的设计后,从1951年至1954年这4年间,许学彦先后参加了小港客货轮等十几艘船的研究设计工作。他深知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只要接到船舶设计任务,立即能激发工作热情,工作再苦、再累,时间再紧,要求再高,他从不退缩。不管是大项目还是小项目,不管是高技术含量还是低技术含量的项目,不管是事关全船的总体布置图、基本结构图,还是一个具体设备的基座图,他都认真对待、从不马虎。他跟同事们说,干的工作多,得到的考验和锻炼就多。碰到的技术难题多,解决难题的机会就多,技术水平提高得也就快。若干年后,他回忆这段经历,总要深情地说:“这段工作是我成长中很重要的一环,亦给培养干部提供了一条经验,即领导者或科技管理人员必须先做过所领导范围内最基层的具体工作。只有这样,你才能了解得细致入微,才能与同仁们有共同的体会与感受,因而更有发言权。”